第(2/3)页 话音一落,二人就再次跟了上去。 很快,朱元璋就来到了距离养济院不远的,漏泽园大门口。 朱元璋三人走进大门之后,就看到了一个偌大的广场。 而这广场之上,却是排着好几路纵队,还都是些穿着粗布的老百姓。 而这些纵队的尽头,就是一栋背靠采凉山,横跨在后的三层房舍。 “内科,外科,骨科,儿科?” “急诊科?” 朱元璋顺着这些纵队看去,只看见纵队尽头上方的牌匾上,分别写着这些醒目的大字。 而字体的边上,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彩绘画! 内科的边上,画着一个小人在喝药,表示不需要手术,吃药就可以治疗。 外科的边上,画着一个大夫手持菜刀,表示需要手术治疗。 骨科的边上,画着一个浑身肌肉的大夫,一手持榔头,一手持钉锤,表示需要大力治疗。 儿科的边上,则画着一个小屁孩,表示小孩生病在这里排队。 至于急诊科的边上,则画着一个人背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撒丫子就开跑! 朱元璋三人看着这些画,直接就明白了这些新鲜词汇的意思。 但他们也知道,这些有意思的绘画,主要是为了让不识字的百姓,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就诊。 毕竟这漏泽园针对的是,穿粗布衣服的老百姓! 前元无能统治近百年,别说是底层老百姓了,就算是稍微有点底子的家庭,也基本上没了读书风气! 洪武三年那一塌糊涂的科考成绩,就足以证明一切。 他朱元璋为了恢复华夏文化,这才重新启用复古的荐官制度,然后大力支持办学,鼓励孩童读书。 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等个十来年之后,再让这批孩子为国家所用。 他给这个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十年养士计划’! 而事实确实是如此,一直到洪武十七年,才再次开科取士! 不得不说,他朱元璋对当官的虽然苛刻,但对百姓还是不错的,但凡有关百姓的政策,他都还比较大方。 “这狄芸还很细心,连这都想到了。” 马皇后看着这些有意思的绘画,再次抓紧机会推销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