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百二十三章 火红年代,下-《四合院从48年开始奋斗》


    第(2/3)页

    “那另一个是给你买的了。”

    “浩哥,你还是把我那个钢表换成小金条吧,家里有座钟,我根本用不上啊。”

    张浩想想也是,现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情侣表,什么钻石恒久远,嫁男人主要是看你能不能养起她跟孩子。

    “行,我听你的,就不给你买手表了,我给你买点别的。”

    “我听说上海牛角梳子好像也挺不错,等回来我给你捎上几个。”

    “木梳!行,木梳可比手表有用。我在家也能看坐钟,真的用不上什么手表。”

    “行,听我老婆的,多给你买点实用的东西回来。”

    “走吧,咱们上去睡觉吧,明天我还要出差呢。”

    “知道你明天出差,我给你煮了不少茶叶蛋,明天你带上。”

    “在外边一定要按时吃饭啊。”

    “这个我知道,亏待谁,我也不能亏待自己呀。”

    两人边走边聊,出了地下室把房间归位,今天晚上两人是格外卖力。

    或许是关彩霞知道,好长时间都见不到张浩,才如此配合。

    第二天一早,张浩夹着公文包,拎着个小包裹,来到了采购科,领上两个学徒小张和小刘走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张浩到了上海水泥厂,一共谈了五天,找了好几个人打了好几通电话,才谈妥。

    白天没什么事,他出去溜达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黑市的位置。

    这五天晚上他都偷摸出去,把身上的2320块钱,换成了15块小金条。

    又买了两把牛角木梳,跟最新出的硫磺皂。

    第七天的时候,彻底谈妥了,张浩又带着两个学徒坐上了火车,回到了北平。

    等张浩回到北平也没待几天,就把他打发到去沈阳,购买煤炭。

    这一次他又兑换了13小黄鱼,花2000多块钱。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天南海北他到处跑,到处跑订单,家里的存款也由17000块缩水到了3000。

    这14000块就换90条小黄鱼,平均每一条的价格都是156元到170元左右。

    现在张浩的家底,3000银元,190条小黄鱼,纸币现金3000多,还有一张汇丰银行的50万的汇票。

    另外还有5000多斤的粮食,这笔粮食,张浩是准备发在一笔财的。

    等到时候粮食不够吃了,他打算还是去后海?毕竟那里是他挣的第一桶金的地方。

    他还想让这些满清老爷贡献贡献点家里的金子,好丰富他的家底,这叫集中力量干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