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八 章时代的变化-《四合院从48年开始奋斗》


    第(1/3)页

    张二嘎拉着张浩的手,在炕上诉说家常。

    这讲着讲着,就不免聊到,村里近些年的变化。

    “耗子,我跟你说啊,多亏你当初盖的那个学校啊。”

    “现在咱们村里的孩子,那可真是有出息了。”

    “不少都考上大学了,现在在外边儿工作,建设祖国呢。”

    “你这回挣着钱了,也得回来,好好建设祖国。”

    “到了哪一天,你也不能忘了,你是华国人。”

    张浩在一旁点头附和:“如果国家需要的话,我会回来投资的。”

    这话说出来,旁边那个助理好些没乐出声来。

    国家弄这么大阵势,这两天帮助这帮港商忙前忙后。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回来投资,建设祖国嘛。

    “好,有这份心就好,但你也要量力而行啊。”

    “不能干的事,你可千万不能逞强啊。”

    “我都知道,放心吧,二叔。”

    张浩的目光看向了张校长:“张校长,麻烦你把我带回来东西,给乡亲们分分。”

    “好,我这就去。”说着便站起身,走了出去。

    “那个孙助理,麻烦你协助一下张校长,我怕她分不明白。”

    这助理也是心思灵活之辈,哪能不知道这是想把自己支开呀

    便点了点头:“那好吧,我这就去帮助一下张校长。”

    等他走出去之后,张浩,便说道:“二叔,家里边儿有没有烧的?”

    “你说的是祭品,跟纸钱吧?”

    “嗯,这么多年了,孩儿不孝啊,没能给二老,添些香火。”

    “这点你不用担心,自从你走之后,每年清明,我都会去祭拜一下。”

    “不过你也回来了,是该上山上看看了,我也顺便看看你二大娘。”

    有人该说了,不是都破四旧吗?你怎么还给去世的人烧纸钱呢?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农村这么庞大的一个集体,

    你不让烧纸钱,那怎么能行呢?祖宗家法大于天。

    这可不是说说的,存在即合理,再说了。

    这十里八乡的哪个村子,没有点小黑作坊?

    张二嘎,去了仓房拿了两个绿色尿素袋子,里边放香炷和纸钱。

    来到了院子,看向张家的人:“大孙,二孙,过来拎着,咱们好上山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