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晚,她失眠了。 站在阳台上望着星城的夜空,她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从大胆追爱的少女,到职场拼搏的女性,再到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母亲,每一步选择都塑造了今天的她。 第二天,许薇约秦悦视频通话,咨询她的意见。 出乎意料的是,秦悦全力支持。 “这是很好的方向,其实我正想告诉你,悦计划明年重点发展线上业务,你可以更多远程参与。” 有了秦悦的支持,许薇信心大增。 她接受了创业导师的邀请,开始规划课程体系。 然而,新的挑战很快出现。 在第一次导师会议上,许薇发现团队成员大多是传统行业出身,对她的“弹性工作”“生活整合”理念不太认同。 “创业就是要全力以赴,哪有什么平衡可言!”一位资深企业家直言。 许薇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正是因为我注重平衡,才能持续创新,燃烧式的努力可能短期内见效,但长远看不可持续。” 她引入数据和研究支持自己的观点,逐渐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同。但真正的转机来自一次意外。 那天,许薇带林星参加会议,因为育儿嫂临时有事。 本以为会被批评不专业,却没想到小女孩的出现,在严肃的会议中带来轻松氛围。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林星咿呀的一句话竟然启发了新思路。 会后,那位最初反对的企业家主动找许薇。 “今天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创业文化。” 许薇趁机提议。 “不如我们试点‘家庭友好型’孵化模式?为有家庭的创业者提供更灵活的支持。” 这个提议最终被采纳。 试点项目推出后,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女性创业者。 项目的成功让许薇在团队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林砚的孵化器项目也进展顺利。 夫妻俩经常一起讨论工作,互相提供建议。 林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周末,许薇带着林星在星大操场玩,遇到一群大学生在创业比赛。 林星摇摇晃晃地走到展台前,指着某个设计说:“星星,漂亮!” 大学生们被逗笑了,许薇却心中一动,那个以星空为主题的设计确实很有创意。 她主动与团队交流,提供了些建议,还邀请他们参加孵化计划。 这件事让许薇意识到,她可以更大程度地整合资源。 她向星大提议开设“创业家庭日”,让创业者的家人参与了解和支持,同时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家家庭交流的机会。 提议获得热烈响应。 首届“创业家庭日”吸引了数百人参加,成为星城的新闻热点。 许薇和林砚带着女儿一起参与,一家三口成为活动现场的亮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