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横竖距离开宴的时辰也还早得很,没再让齐嬷嬷来催。 …… 汀兰苑,奶娘看出,琉筝一直往门口看,似乎是在等什么,疑惑询问。 琉筝在她耳边低语,奶娘的眼睛瞬间亮起来。 正要细问,潘鸿过来了。 同他一道来的,还有一位年长的嬷嬷。 她穿着宫里的衣裳,气度非凡。 “见过阮大小姐,奴婢是太后娘娘宫里的。昨儿娘娘收到您送的礼,十分高兴,特邀请小姐到慈宁宫里吃茶。” 外臣是不能进后宫的,但琉筝是个女子,这嬷嬷也很聪明地喊她小姐,而非将军。 这便是女子间叙话闲聊,无关朝政了。 琉筝忙扶起嬷嬷。 “嬷嬷快请起,既是太后有请,琉筝这就出门。” 她递给奶娘一个眼神,跟着嬷嬷走了。 嬷嬷虽是个宫女,却是太后跟前的,琉筝对她很是敬重,还送了一颗金锭子,嬷嬷便也多说了几句。 “奴婢姓常,您叫我常嬷嬷就行。太后娘娘最是仁善和蔼,将军不必紧张。这一趟去,娘娘只是道谢,别无他意,您不必紧张。” 琉筝笑笑:“是,多谢嬷嬷。” 今日去公主府,必定麻烦诸多,她需要找一个人,作为靠山。 太后便是这个人。 故而昨日,她叫潘鸿进宫送了一颗舍利给太后。 一颗舍利,不值得叫太后娘娘专程叫常嬷嬷请她入宫。 但在边关时,她救过很多人,潘展潘鸿两兄弟自不必提,她救的人里,还有国公府的魏世子,魏燃风。 太后娘娘,是魏燃风的姨母。 故而,太后娘娘愿意给她这个面子。 两人出门去了。 大夫人在门房的眼线瞧见这一幕,忙去通风报信。 大夫人猛地站起来。 “宫里的人请她去?那长公主那边……” 话未说完,琉筝的奶娘江嬷嬷来了。 “大夫人,太后娘娘请大小姐到宫里吃茶,大小姐说用不了多少时辰,请大夫人算着时辰自己先出门。届时大小姐会从宫里出发,不会耽误赴宴。” “知道了。”大夫人脸色不大好。 直到门房的眼线说,琉筝穿了她送的衣裳出门去的,脸色这才稍稍好转。 另一边。 乌衣巷跟皇宫只是一条街的距离,琉筝很快入了宫。 一路从宣武门进,路过养心殿,再走一程路,便到了慈宁宫。 琉筝一路话不多,也不左顾右盼,只袖子里的手,微微晃动。 但瞧着,只是她行走间的小习惯。 常嬷嬷并没注意她的动作。 这时便到了慈宁宫。 “将军稍等,奴婢进去通报。” “是。” 常嬷嬷进了内殿,跟太后通禀。 太后并不急着召见琉筝,先问了常嬷嬷。 “这昭勇女将军,秉性如何?” 常嬷嬷没有半点隐瞒,将琉筝一路上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告知了太后。 “瞧着,不似皇后说的那般……粗鄙不知礼数。” 又将手里的小金锭子拿出来,以示她并不是因为收了这金子,才为琉筝说好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