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了还有蒸馏酒、炒锅,以及各种农业种植的用具,都写下来,以后再找马钧逐一实现。 像玻璃这些东西,他有预感,可以在这个年代卖爆。 又过去了半个多月,商业区动工也有一段时间,孙权带来大部分家仆,充当人力。 郭泰用高价在许都招工,不少有气有力的百姓踊跃报名,充分召唤起华夏百姓的基建基因,工地上已经是热火朝天。 “文政,这些都是钱啊!” 荀彧也来到工地里面,轻轻地摇头叹息,作为大司农,就是管钱粮的,最近亲眼看到国库快要被搬空,心里在滴血。 郭泰笑道:“小财不出,大财不入。” “接下来的商业区,文政如何规划收益?” 荀彧觉得要了解整个项目利润,才能继续信任郭泰,要不然风险很大。 郭泰解释道:“一部分是官营,朝廷专卖,一部分是引入外地商贾,至于我们专卖的,绝对抢手,我给你一个好东西看看。” 说着他从身上,摸出一个玻璃杯。 这是最近制造出来的,但还不是很成功,表面上杂质很多,通透程度也不够,只是一个半成品,不过荀彧见了顿时瞪大双眼,一把将其拿在手里,惊讶道:“这好像是古籍记载的琉璃?” 郭泰点头道:“正是琉璃,文若认为,能否卖出去?” “能,一定能!” 荀彧回过神来,又问:“这是文政你们造的?” 他还没有见过琉璃是什么样,只看过古籍的记录,十分珍贵。 “没错,除了琉璃,我还有酒,瓷器等东西。” 郭泰解释道。 荀彧沉默了好久,终于认为商业区有点稳了,大概不会亏钱,再问道:“引入外地商贾,又如何赚回成本?” 这个也是商业区赚钱的重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