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革新-《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第(2/3)页

    “这个问题,商业区内的商业部、商会已经开始准备哦解决,我称之为朝廷干预经济,一是律令的手段,调整税率、立法反垄断等方法,二是行政手段,进行商业检查、安全检查和监督市场等等,对商贾有计划的限制,三是朝廷的引导,在某些行业和领域进行干预引导,必要的产业,比如盐铁等,实行朝廷专卖,让主导权始终掌握在朝廷手中。”

    “朝廷干预!”

    荀彧沉思着,这个能否真的实现。

    如果可以,将会改变目前的整个格局,但他也没有否认郭泰这番话的正确性,如果落到实处,或许还能开创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盛世。

    前提是真的能做得那么好。

    “历史是不断发展,因循守旧到一定的程度,需要革新。”

    郭泰又说道。

    荀彧叹了口气:“文政你说的,全部超出了我的认知,能否给我几天时间考虑一下,然后我去找魏公商量清楚?”

    这些是后世的知识,荀彧所认知的都是古代原有的,确实很难理解。

    实在不行的话,就封掉铜矿,不再铸造钱币,如果他们商量过可行,就按照郭泰所说的去尝试。

    这些关系到天下百姓,不得不小心谨慎。

    “今天我会尽快把你那番话,明天去一趟邺城,找魏公他们商量一遍。”

    荀彧继续说道。

    “当然没问题,这件事我再压一压,在你回来之前,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魏公他们一致认为不可行,我把铜矿封掉,不会再折腾这种事情。”

    郭泰的回应也是果断。

    这些目前还是空想出来的,能不能变成现实,他也无法保证,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服从曹操的安排即可。

    从大局的发展出发,荀彧比较希望变成现实,不难想象这是富国之举,之前担忧的谷贱伤农,也能很好地解决,刚才他们举例用的是布匹,不仅在织造业适用,农业、养殖业等也能引导钱进去,用来富国富民,但做的过程中肯定很困难。

    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

    另外,革新变法的理想是很好,又很容易让变法者遭遇危险。

    商鞅帮秦国变得强大,最后遭到车裂,有前车之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