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地铁建造计划-《末日我有超级求生系统》


    第(2/3)页

    伴生矿或赋存在独立矿物中,如斑岩铜矿中的辉铝矿;或呈类质同象或机械微细混,被包含在主要矿产的矿物中,如方铅矿、闪锌矿中的锡、铟、镓、锗等。要仔细研究它们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以便采用合理的选矿、冶炼工艺流程,加以回收和综合利用。

    总之现实之中采矿,不管是什么矿产,遇到伴生矿的话,大抵是会同时开才出来的。

    可对于系统来说却并非如此。

    系统框架下,一个矿井只能设定一种矿产,然后矿井的探头就会非常死板的只开采这一种矿石,并且开采的时分精准,绝对黑科技级别的,按理说伴生矿和主矿本身是很难彻底分清彼此的,但偏偏系统矿井就能做到。说开采铁矿就一定开采铁矿,如果铁矿里有稀土伴生矿,那对不起,矿井根本不会理,甚至还会很贴心的主动分离出去,这就很郁闷了。

    所以想要材料多元化,走出这边土地是必须的要求。

    地面上的扩张肯定是不可能的,不现实,也太危险,所以安楷的计划,就是通过地铁去开分基地。

    地铁的制造难度并不高。

    最起码对于拥有系统的他来说是这样的。

    首先是建造隧道,这个很简单,系统里本就提供专门的隧道模板,只要直接建造就OK。很多地下铁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线上的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铁路的列车体积一般比较小,隧道建造起来反而比建造庇护所的房间更加节省材料,不过考虑到地铁的长度,总量加起来的话,就成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

    然后是铺设铁轨,这个步骤理论上是最简单的,但安楷还要考虑一个更加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地铁的动力问题。

    系统提供的地铁动力方案也有好几种,但就目前看来,最适合庇护所的肯定是铁轨供电,这也是铁路电气化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铁轨供电的好处不少,其中安楷最看重的,肯定是装置带电轨的成本往往比接触网低,因为接触网需要支架而带电路轨不用。实际上,成本问题是很多轨道供电系统没有转用接触网的主因。其次天灾对带电轨的影响较接触网少,洪水泛滥除外,这个他反而不用考虑,地底可没有洪水。然后带电轨比接触网更适合安装于净空较小的隧道,一方面也节省了制造隧道的消耗。最后是有些乘客认为接触网有碍观瞻,相比之下带电轨的视觉效果较佳,当然这个原因反而不太重要。

    至于说缺点,那肯定也有的。

    比如说暴露户外的带电铁轨有危险,这个安楷不用考虑。电压问题倒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但只要发电机组够多够稳,问题也不是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