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拔灼谋划-《贞观盛世美名扬》
第(1/3)页
第444章 拔灼谋划
明明拔灼占优,却被李方晨一战翻转。
忧心秦王大胜,拔灼命人做使,书信送给李方晨。
“尊敬的秦王殿下,草原的猛士,从不靠外物取胜。七日后,西洲城外, 我率七万大军等候。刀兵相搏,若殿下取胜,拔灼必降之!”
激将法,又或许拔灼认定了李方晨会答应。
越快解决突厥道的问题,就可以越快让李方晨腾出手,前往吐谷浑。
李世民和李靖那边陷入了僵局, 但情势并不算难。
渊男产手中兵卒虽多, 可面对大唐皇帝麾下精锐,且战且退根本不是敌手。
而渊盖苏文二十万大军被李靖所阻,硬生生给挡在了海州。
要说最麻烦的,还是吐谷浑。
唐军败了,段志玄身死,刘弘基重伤。
三万兵马被敌军偷袭,如今还剩一万不到,死守茂州。
战败的原因,是因为吐蕃插手。
吐谷浑两万贼军哪里会是大唐军队的敌手,可关键时刻,吐蕃出兵偷袭,这才使得唐军大败。
而偷袭完大唐军队的吐蕃,又趁乱一举攻下吐谷浑全境。
老将段志玄的离去,让长安的李承乾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突厥道得胜消息一经传回,李承乾立刻传扬出去。
免得大唐中有野心者,趁乱谋反。
长孙无垢更是喜极而泣,一战定胜,绝对可以算是现如今长安最好的消息。
故而李承乾与长孙无垢商讨后, 颁下调令, 着秦王迅速解决突厥道叛乱,驰援茂州。
而李方晨看到拔灼送来的书信后,极为纳闷,这是打算硬碰硬?
李方晨估算,对方应该火炮数量远远低于自己,再加上伊州之战,大唐得胜十分轻易,让拔灼慌了。
“十一你与薛仁贵,率兵一万绕后而行,火炮本帅全交给你!”
“大帅,您的意思是?”
“先下西州,再定叛逆,不允许放一人逃离!”
五万大军分出一万,然后四万人行至西洲所在之地。
拔灼大军就在西洲城外,数以千计的帐篷,还有那寥寥升起的炊烟。
看样子,对方早有准备。
李方晨并不奇怪,高句丽都出了火雷,难道就不会送些到突厥来?
或许,这正是拔灼敢与他拼死一战的真正原因呢?
十一带兵,转至敌军后方,绕行需有十日。
十日之内,绝不开战,十日之后,一战而胜之。
明面上,李方晨还准备了一封书信给拔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