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章:新的战争,变化-《求活在金朝末年》
第(2/3)页
重骑兵墙式冲锋,并不符合蒙古人的作战习惯。
草原民族作战一向灵活聪明,墙式冲锋这种讲究不计伤亡,一往无前,甚至带着自我毁灭意味的作战方式,和蒙古人战争哲学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这种战术,对于骑兵的组织形式,以及勇气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是其他时代的蒙古骑兵,将很难学习,蒙古骑兵个人技巧虽然厉害,但他们的组织和纪律却非常松散。
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不同,此时的蒙古骑兵正处于他们组织和纪律的巅峰时刻,成吉思汗为蒙古人带来的伟大辉煌,也让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只有这个时代的蒙古人,才有可能发动这种自毁式的冲锋。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新怯薛军在几个叛变的陈军骑兵军官的指导下,终于逐渐掌握了这种密集的墙式冲锋。
铁木真将这支新军调来,和旧式骑兵反复互相演练,希望找到对付这种骑兵的方法。
但越是演练,铁木真就越是凝重,他发现,这种骑兵几乎就是传统游牧骑兵的克星。
这种骑兵一旦成了规模,能轻易冲垮数倍的游牧骑兵,而且,这种骑兵对于纪律的要求很高,但对技术的要求却并不高,这种特性,无疑拉近了游牧人和农耕人训练骑兵的难度。
在经过数月反复演练之后,成吉思汗终于下定决心,他再次抽调了更多的蒙古青年,将新怯薛军从试验性质的数千人,扩大到了五万人规模,他准备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出一支重骑兵。
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从关中传到了草原上,陈宪要对金国动手了!
这对铁木真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今年以来,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身体的虚弱,他本能的感觉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如果他此时去参战,那很有可能就会死在战场上,但放任陈宪占领金国剩余的土地,也绝不符合蒙古人的利益。
……
就在蒙古帝国发生着迅速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东海国内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