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章 姜维老爹-《三国骁将》
第(2/3)页
李催、郭记二人死后,雍州一带归入了曹操掌控,不过那时候马腾、韩遂持强居于关中,只因后方不宁这才与受曹操所遣的钟繇和平相处。待到建安五年,袁曹官渡大战。陇右诸将不敢轻易参与其中,就派出杨阜出使许昌,拜安定长史。杨卓归来后。关右诸将问袁、曹对峙。胜负归谁。杨阜答道:“袁绍“宽而不断,好谋少决”曹公“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今袁绍虽强。但必为曹操所败。”
能有这等眼光,足以见杨阜之高明。要知那个时候,放眼整今天下也没几人相信曹操会赢得那场决定中原命运的战争。
就凭这一点,完全可以把杨卓归为一流谋臣之列。
刘宪之前只知道杨卓为凉州参军,军事统略上甚是被韦康所依靠,却是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处精彩表现。而如果说官渡之战仅是杨阜“灵光一闪。”那么之后的曹军与西凉军第一次长安大战就再也不能让人无视了。
渭水南岸一次决战,马韩联军二十万大败于曹操之手,雍州之地瞬时间被丢了个一干二净。只是马腾、韩遂都无大碍,甚至逃回西凉整顿兵马之后还有十万之众,实力依存。
曹操追到安定,见马韩不可轻除。又有苏伯反于河间,便让凉州东部之地委以韦端,这个之前空有其名无有其实的凉州刺史。韦端病逝后,其子韦康继任又留下了夏侯渊驻守长安,以钟繇辅之,自己引大军退回许都。
当时面对此行情,杨阜断言:“马腾子马有信、布之勇,被羌人称“神威天将军。”连同其父马腾兼韩遂皆甚愕羌、胡之心,我大军退还。若不严加守备,陇西诸郡,恐怕难以保全。”
等到建安十七年,马韩果然是卷土重来,一举拿下了翼城、历城之外凉州的所有土地。
杨阜两次所料之精准。让刘宪看的赞叹不已。此人绝对的一流谋士之才,便是比不上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也当与黄权相当。这样的一个大才,一不留神给杀了实在痛惜。
连同眼前的一脸坚毅的姜圃,这两人就是刘宪所要保护的重中之重。
“回为守将,城池失陷,即为大耻也,何以背负偷生。”一震手中长枪,姜圃一脸无悔。
刘宪听得剑眉一扬,这凉州自从中平四只公元 口年马腾做反后。至今三二十年,已然全无了稳固统治。城头大王旗你来插了我去拔。变化无常。如杨阜、美叙、赵昂这般人都是先后跟了好几个主子。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底线如杨阜等人,马若不背信杀了在凉州素有仁德的韦康,他绝对不会落得如此之惨,那是谁胜了就跟随。
想姜母这样的人物竟然还没死绝。真是怪了哉了!
虽然细作的调查中曾经写道:姜圃性烈,志忠贞。可刘宪是万没想到这人竟一心求死,难道才真把曹操当主子了?
“偷生?。刘宪冷声一笑,“这么说你是一心求死,做曹操的忠臣了?”管他嘴上怎么说,人刘宪是要定了。先给他下个套再说!
“谁人无有不死?效死为国。忠义大者。”姜圃满脸都是穆烈之色。那是王八吃秤陀,铁了心了。
刘宪听了却哈哈一笑,果然是钻进了套,“效死为国?你姜圃说这句话,岂不要笑掉人的大牙。”不给姜圃扭脖子冲自己吼的机会,刘宪继续说道:“曹贼明托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汝口口声声效死为国,到底是效谁家的死,报谁家的国?”
“心头焉还有一个“汉。字?”曹操才能再强,人格上再有魅力,但名义上他终是要摊上一个,“汉贼。的名声。与之相反,刘备则是天下公认的汉室宗亲,是大汉名正言顺的“正统”。
姜回嘴巴张了又张,可终是想不出什么可用来给曹操辨别的。涧书晒加凹姗不一样的体蛤,阅读好去外一制波的马甲怀是个“汉朝、便是名义卜的他也是个汉相煦训呛为“汉,明确无误。姜圃既然要“为国”那他就是在为“汉”如此再死,抗刘备军,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德明傅彤表字,与我拿下。”见姜圃这般神态,显然是乱了心神,刘宪可不会跟他客气,当即下令傅彤。
“得令”傅彤虎吼一声,策马扬刀而出。包围在姜圃周边的刘备军立亥散开了一条通道。
姜圃身边此玄还剩有**个亲卫,傅彤扬刀杀来他自然不会让亲卫先给他挡刀,当即一策战马径直迎上了傅彤。不管是什么下场,先放手一战就是!
姜圃这人怎么说呢,应该算是“犬父虎子”的典型了,他的武力、智力比起他儿子姜维的成熟版来简直是差了三道街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