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二章白衣渡江-《三国骁将》


    第(3/3)页

    自从与曹操约定之后,孙权一双碧眼就死死的盯上了荆州。二月初春时节,曹军南下之际,孙权就已经在暗暗做着准备。

    相隔一月后,时机终于来临了

    水军五万,步军十万,后续兵马三万,十八万大军几乎把整个江东掏之一空。自从淮南之战后,实力折损不小的江东军再也不复往日三十万之盛。

    本身那寿春等地就无多少百姓相对江东出动的兵力而言,这淮南一战,孙吴得利的是地利却非是人口。单就在兵力上而言,是大大的吃了一个亏的。

    此后的几年中,江东自认为北方已经夺得了淮水之利,淮南压力大减,是以虽然在之前的数月鏖战中折损甚大,但一增一减,却自以为“原封不动”。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便就没有再从民间征集人马,军队实力已经下降了一截。

    现在抽出了十八万水陆兵马西进,确实是把整个江东兵力抽调一空,就如刘备军之荆南一般,江左之地也仅仅是京口一带还囤积着两三万可战之兵。连上淮南的几万兵力,现在的江东也是一个大空壳而已。

    “今关羽已撤荆州之兵,大战樊城,那我等之设计便可付之行动了。袭取荆州,卿与我弟叔明同引大军前去,可好?”叔明者,孙皎也,乃是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

    此次荆州之战,吕蒙必然是江东兵马大都督。虽然很信任吕蒙,可孙权心底到底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就想在统帅权上给吕蒙一点牵制,却也不是真的想把吕蒙给架空。

    吕蒙心念一转就已经知道是为什么了,微微苦笑一笑,虽然他不想与孙权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较真,可为了大战胜利却也不得不顶上一回了:“主公若以吕蒙可用则便独用于我;若以叔明可用则便独用叔明。岂可分军权为二?不闻昔日赤壁战时,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大都督,然程老将军自以旧臣而居于大都督之下,心中不忿而生,致使初期二人颇不和睦;后因见了大都督之才,老将军方始敬服?今吕蒙之才不及大都督,而叔明之亲远胜于老将军,如何能相济如一。今之一战关乎江东未来基业,事关重大,还望主公明察”

    孙权顿然大悟,刚刚生出的一丝不满之心立马云消雾散,遂拜吕蒙为全军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吕蒙拜谢,当即点水军五万先行。

    以凌操为先锋,凌统、全琮为左右副将,点兵马五千,驾快船三十余只,选干练之士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余下精兵伏于舟楫船仓中。

    次调蒋钦、朱然、徐盛、贺齐等四员大将,汇合吕蒙本人统余下四万五千水军相继而进。其余韩当、陆逊、潘璋、朱桓、孙桓、孙韶、张承、宋谦、贾华、马忠等皆随孙权为合后救应。孙皎亦督率兵马三万,押运粮草。

    大军出动在即,吕蒙遣使致书曹仁,请其进兵纠缠关羽荆州兵主力,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江夏而去。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