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时,坐在前排的吴部长看向了后排,问道:“这次的晚会有名字吗?” “有,叫“央视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黄一鹤回答道。 吴部长皱眉道:“这个名字不好,这是咱们全国老百姓的晚会,怎么能叫这个名字呢?” 显然,他对这个名字并不满意。毕竟这个名字指向性太明显,好像是专门给央视开的,和百姓没关系。 “那……换一个?” “换一个。”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导演组展开了头脑风暴,一时间想了不少名字,可惜都被否掉了。 听了一阵后,没有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姜玉楼怕自己这个蝴蝶制造出意外,便决定主动出击,“领导,我到有个名字。” 吴部长看到是他,笑着道:“小姜是吧,你说。” 以姜玉楼如今的名气和在文坛的地位,不说和上层人物分庭抗礼,却也能被以礼相待,受到相当大的尊重。 姜玉楼道:“我觉得叫“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哪一年的就在前面加个年份以示区别。” “春节联欢晚会……这个好,这个好!” 吴部长眼前一亮,赞许道:“不愧是大作家,取个名字都这么贴切。” 领导都点头了,迎新春文艺晚会便正式改名为春节联欢晚会。 节目取名只是春晚彩排前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彩排正式开始。 作为一届打算推陈出新的晚会,央视对于总导演黄一鹤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请来了很多国内各种艺术团体的表演团队。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首届春晚节目的丰富程度,节目之间的串场连接,还有拍摄制作水平跟后来的春晚都没法比,用一个词来形容说他有点儿青涩。毕竟那是第一次,但是它创造的纪录,却又是后来的春晚一直都没法打破的。 那就是几十年下来,在我最喜爱的历届春晚观众投票选举中,首届央视春晚一直是观众的最爱,得票最高,不管后来的春晚舞台多么华丽,明星怎么众多,节目有多精彩,最受欢迎的还是首届。 晚会直播还有一个大问题摆在黄一鹤的面前,什么问题呢?谁来当这个主持人。 我们知道现场直播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不光要随机应变,还得嘴皮子利索。至于主持人,台里有的是,可是都没有晚会直播的经验,怎么办? 这时有人提议,不妨找几位相声演员来试试,他们嘴皮子的功底报个节目肯定不成问题,如果再能够加上一些幽默,临时现场发挥,那不是可以让现场气氛更活跃了吗? 一听这话,黄一鹤眼前一亮,有道理! 他当时脑子里边就想到了两个人,相声演员马季和姜昆。 在这里必须说,首届央视春晚取得巨大成功,姜昆和马季两个人的串场,那是功不可没的。他们的串场让观众始终处于亢奋之中,几乎实现了节目的无缝连接,这种方式是观众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只是光有男的主持也不行,毕竟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思来想去,就把这个年代最红的演员刘晓庆找来当主持人了。 再加上一个王景愚,主持人齐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