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进一步,就是让天下老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这……这怎么可能呢?”宋濂颤抖地问道 “这怎么就不可能呢?来,本王给你们掰扯掰扯。”朱肃笑道,现在大明的时代无法做到的事情,现代可是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不但可以吃得饱,还可以吃得更好。 不但有得住,还可以住得更好,穿得更好。 顿了顿,朱肃随即说道:“宋濂先生,刘三吾先生,你说你们这些读书人,一天天都是在干什么呢?” “除了读书,还有干其他的事情嘛?” “呃!” “这!” 翰林院这些人一愣,貌似,他们除了读书做学问,就没有干过其他的事情。 朱肃笑道:“我就知道,我现在就来跟你们理一下吧!” “读书的道理就在那里,你明悟了,他明悟了,有什么用呢?这些道理能当饭吃嘛?不单单自己不能吃饱,别人也不能吃饱。” “既然如此的话,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去明悟这个道理。” “而你们之中,确实是有大部分的聪明人。”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拿出一部分研究学问和道理的时间,去研究一些其他的事情呢?比如说,如何能够提升老百姓耕地的效率呢?” “原本,一个时辰才能耕完的地,一炷香就能耕地完呢?” “亦或者,如何让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呢?” “原本一亩地可以收获三百斤粮食,你们就不能去想办法,让这个产量提升到四百斤,五百斤,乃至是七八百斤,上千斤呢?” “这不比研究学问,来得更实际嘛?” “一旦研究出来了,那可是千秋之功啊!” “再或者,去研究一下,如何能够防御蝗灾,遭遇到旱灾的时候,老百姓该怎么办呢?能不能研究出一些,能够抗旱灾的农作物呢?” “亦或者,去研究如何防止洪水。” “每年洪水泛滥的季节一到,黄河两岸多少老百姓遭受到洪水的侵犯,整得家破人亡的,你们要是想出了防治洪水的办法,这也是千秋大功啊!”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你们可以去研究的方向,以此来为老百姓造福。” “再比如,你们可以去研究,如何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炼制成更好吃的食用盐呢?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上好的精盐。” “再有就是炼铁的技术,你们也可以去研究啊!” “冬天来了,有多少老百姓被冻死的,你们也可以去研究,如何能够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顺顺利利的渡过寒冬。” “你们也已经感觉到了,最近这些年来,大明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未来几年,将会更冷。” “我们是没问题,但那些贫苦人家的老百姓呢?” “他们如何过冬!” “再比如,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养殖技术,如何能够让猪肉的味道,变得不那么腥和膻,如何能够让野猪变成家养的猪。” “让猪大肆繁殖起来,牛和羊也是如此。” “到时候,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肉,这也是大功一件。” “可……可!” 听到朱肃这话,刘三吾忍不住说道:“吴王殿下,我辈读书人,又……又岂能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