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雷达的可靠“下视下射”能力,直到80年代都还是作为雷达上的一个高级功能而存在着,其麻烦程度可见一斑。 看着空军同志的脸,高振东举了举手:“各位同志,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一些看法。” 听见他的话,不少人马上精神一振,这位同志从来都是有的放矢,他说有看法,那就说明应该是有一些办法的。 特别是防工委和空军的同志,高振东的“看法”对他们来说可太重要了。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高振东道:“首先,我觉得哪怕是暂时不能处理地面杂波,雷达上天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对于高空来袭的目标,我们就有了一种预警手段,一般来说,高空来的目标在现阶段威胁是很大、很常见的。” 空军的同志一听,觉得有道理,他们也这么考虑过,但是还是觉得不甘心,其他同志倒是觉得高振东这个先解决能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倒也可行。 “嗯,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反正低空的目标,地面雷达同样看不见,至少先把高空的控制住。” “嗯,高空高速突防是现在的主要突防方式,能够解决这个,其实也是不错的。” “但是随着地形雷达的普及,现在突防方式已经在向低空突防转变了。” “对啊,我们的攻-5不就是低空突防嘛,甚至为此牺牲作战半径也在所不惜。” 见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高振东才补上了自己后半句话。 “再说了,其实地面杂波也不是完全没法处理。” 同志们一时间就炸开了,这个问题在国内别说现在,就往后10年20年,一样是没法解决的,甚至连理论上的思路都提不出来,更别说实际工程解决了。 因此高振东这话,雷达行业之外的还好,雷达行内的同志,就差掐着高振东的脖子大喊“快说快说”。 还有空军的同志也是,他们不是搞雷达的,但是用雷达的,这句话代表着什么,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别说他们,高振东这句话要是让老毛子听见,得把高振东供起来。他们真正意义上算是解决战机雷达的地面杂波问题,已经是到了米格-23的时候了,在那之前,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再一想,高振东就是第一个力主“雷达上天”的人,也许他有了什么办法,才会提出这个建议吧。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盯着高振东,但是防工委领导一句话,就把冷水泼到了所有人的头上,想听?那得分人。 “振东同志,你和搞雷达的几位同志,到旁边开个分会场,我们这边先讨论别的问题。” 研讨会开多个分会场不少见,但是临时开个分会场的,就很稀罕了。 高振东和心痒难耐的雷达相关同志,在会务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另外一间小会议室,看着眼巴巴的几位同志,高振东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 “我分析过雷达的信号特征,觉得可以用相位检测指示动目标的办法来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