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就是俗称的“字越少,事越大”。 有趣的是,这个博物馆在开馆的早期,被行内人戏称为“高博”。 直到后来信息工业越来越发展,展品越来越多,这个名字才渐渐不被提起。 但是凡是知道这个名字的,那行内人都会对其高看一眼,至少他对行业历史是有了解的。 第一批做出来的芯片不止这一枚,这一枚被吕厂长珍而重之的插到一个带棉垫的盒子里,收了起来。 眼看随着封装工人的劳动,封装完成的芯片逐渐多了起来,数一数数量够了,鲁总工一挥手:“送测!” 做是做出来了,但是效果怎么样,能不能达到要求,还得测了才知道。 电压、电流、逻辑输出、高温、低温…… 1274厂的同志根据SZ61的特性,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台,除了高低温之外,只需要将芯片放到夹具里,一通电,这些参数就自动测试出来了。 随着辉光管的跳动,结果一项一项的出来了。 工作电压4.5~5.5V,电流驱动能力正常,灌电流正常,逻辑没问题…… 一片一片测过去,都正常! 就剩下最耗时的高低温了,但是这个不是太大问题,窄一点也不是不能用。 再说了,这么大制程的片子,体质一般也没那么娇贵。 吕厂长也不管什么叫做半场开香槟了,他看向高振东:“高总,宣布吧?” 高振东点点头:“你们比较辛苦,你来宣布吧。” 高总大气!吕厂长乐得不行。 这要放到报道或者纪实文学里,一句“随着1274厂时任厂长吕XX同志的一声‘我们成功了’,我国第一片集成电路正式诞生。” 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 估计是高总青史留名机会忒多,所以对这个不太在意吧,反正怎么着这东西也绕不过他去。 在鲁总工羡慕的目光中,吕厂长举起手里装着“0001”号芯片的小盒子,大声宣布。 “同志们,我宣布,我国第一片集成电路芯片——SZ61000型,试产成功!” “哗啦啦~~~~~~” “哗啦啦~~~~~~” 掌声在车间里响了起来,经久不息,围在他们身边的同志们,你拍我一掌,我捣你一拳。 就连那些在生产岗位上的同志,只要能脱得出手的,也站了起来,面向这个方向,大笑着鼓掌。 等大家的心情都略微平息下来,高振东笑道:“同志们,谢谢你们,你们这一系列的努力,让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话可不假,10μm-PMOS,放到此时的世界上,妥妥的绝对领先。 C8008就是这个工艺,而它的发布时间,原本是1972年! “世界前列”! 这个话让大家刚刚平复的情绪,又燃了起来,原来我们这么厉害! 这还是高振东比较谦虚的说法了,他不知道花旗国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所以用的比较模糊的说法,其实说是世界第一,估摸着也不为过,毕竟C8008和C1103都是十多年后的东西,就算工艺制程会超前一些,但是怎么着也超前不了十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