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振东想了想,摇摇头:“对于107,我倒不是非常建议用上后面我说的这个技术,这个技术会增加一些成本,从107的设计初衷来说,有点矛盾了。107要的就是极度简单、极度便宜,适合游击嘛。” 107从设计开始,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某种程度上来说,130火箭炮设计之初的战术任务不是我们原创的,但107火是。 说实话,要不是打过几十年游击战,有大量的相关实战经验,根本想不出107火这么个甚至略带神经病的神器来。 “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就这三十二个字,就把107的设计精髓概括得淋漓尽致。 所以换发射药,高振东觉得还行,更复杂的工艺,他就觉得没必要了。 不过这个事情对于陆装局的同志来说,明显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嗯嗯,您的意见,我们会充分考虑。”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高振东也没在意,这种事情肯定是他们来定是最好的。 “嗯,不管用不用,我先说一下吧。你们可以使用双推力发动机,当然,在火箭弹上不用太复杂的双推力构型,达到标准,能用就行。” 风雷厂的同志对这个事情闻所未闻:“双推力?怎么做?有什么好处?” 高总工的思路,实在是跟不上,全是新东西。 得,从头说吧。 “从牛顿力学我们可以知道,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要额外做功的,而维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容易多了,对吧?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推断,火箭弹在刚启动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很大的推力让他动起来,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后维持这种状态,就不需要那么大推力了,对不对?” 这个大家还是懂的,或者说只要中学生都懂,但是能不能用好这个道理,那可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是这么个道理,大推力速燃启动,小推力慢燃维持……” “这就是多级火箭的原理啊,在单级发动机里怎么实现?” “先别管实现,从理论上是可行的。这样一来,就能把火箭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区分开,针对弹体不同的飞行阶段进行针对性设计。” “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学就学过的,怎么就是想不到呢!” “想得到也没用,你还要做得到才行。火箭弹是单级的,我们根本就不会往这个方向上想。” “……” 风雷厂的同志一个个茅塞顿开,一边记录,一边展开激烈讨论。 防工委和陆装局的同志看着这个场面,脸上忍不住抽了抽,高总工这是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且听起来这扇门就隔了一层窗户纸,一点儿都不结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