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受过安全生产培训的她,知道这种窒息就相当于上吊,上吊十分钟?比喻是个好东西,这让她自己突然清晰的知道,自己和儿子的处境。 ——自己儿子,现在已经上吊五六分钟了。 她突然停下脚步,拉住正在奔跑的人们,转头看向了娄晓娥。 “晓娥,救!救救他,就在这里救救他!” 说完,她转过头,看着周围的邻居:“请邻居们为晓娥作证,是我请她就在这里救我儿子的,一切后果,与她无关!由我承担!我们家承担” 邻居们见秦怀茹的言行,纷纷停下脚步,此时事态危急,邻居纷纷表示:“我作证!” 来不及分辨是非对错,既然秦怀茹都如此表示,那就没问题。 倒座房里的两“兄弟”最后说话:“我们作证!” 娄晓娥看着他们两,想起了高振东说的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去找倒座房里几兄弟。” 倒座房里到底几兄弟,天知道。 她没有继续想,让人将棒梗仰卧放在地上。 没错,她要用的,正是日后闻名遐迩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个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急救方法。 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这个东西,这种方法,是花旗国尊敬的海姆立克医生在1972年研究发明,1974年首次被实用救下第一名患者的生命。 这也是倒座房的同志没法施救的原因,他们一身本事,急救也不在话下,但是这种方法,不会。 而这一次,由于棒梗已经陷入昏迷,娄晓娥要用的,是针对昏迷患者的仰卧位急救方式。棒梗的年纪,也能够使用这种针对大儿童和成人的方式了。 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了一遍振东给自己的资料上的急救方式,不管这东西振东从哪儿找来的,她相信自己男人的能力和眼光。 按照书上的描述,娄晓娥在棒梗的腹部依法施为。 好几次过后,娄晓娥打开棒梗的下巴看了看,没有什么东西。 她没有惊慌,既然开始了,就总要尽力。 再一次,她又按照方法进行了几次施救,棒梗被推得甚至都往上移了几分。 再次打开棒梗的口腔,还没等娄晓娥看清楚,一位站着的邻居已经惊喜的叫出声来:“有东西了有东西了!” 棒梗的嘴里,闪着一点晶莹的闪光。 就是这个!娄晓娥连忙将弹珠从棒梗嘴里取出来,棒梗依然没有醒。 秦怀茹抓紧双拳,紧张的看着娄晓娥,东西取出来了,这让她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娄晓娥知道这是为什么,憋太久了,没呼吸了。 她顾不上别的,正要弯下身体,被倒座房的人拦住了。 “同志,这个我来吧,我们熟。” 喉咙里的异物我们不懂,人工呼吸嘛,这个咱们可就熟悉了,滚瓜烂熟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