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于研制人造卫星的初步想法》 《提前启动人造卫星项目的建议》 《……》 这是几份关于人造卫星的研制建议,虽然报告名字与前世知道的不同,但是上面的名字对于高振东来说还是非常熟悉的,耳熟能详,大名鼎鼎。 高振东瞪大眼睛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事情被提早了太多太多,原本卫星我们提得很早,58年就有想法,但是因为经济、技术等原因,一直到65年才算是正式启动,70年才打上去,不过我们的卫星并不是打一颗研制一颗,实际上第二颗卫星早在第一颗上天之前,就已经启动研究了,所以第二颗上天是比较快的,而且和第一颗结构、任务大不相同。 现在才62年!不过高振东仔细想了想,好像也差不多,前世自己知道的,就是在邱小姐出阁之后,才开始搞卫星的事情,如果按照这个节点算的话,好像现在开始考虑也不算太离谱? 高振东把材料迅速浏览了一遍,一旁的领导和同志们,依然在讨论这个话题。 他放下材料,听了一会儿。 领导趁一个发言间隙,转头问他:“振东,看过了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摇摇头:“暂时没有,现在已经定了要搞了?” 领导也摇摇头:“还没有,现在是在讨论各方面的东西,其他像火箭、发射、遥测支撑等等,都在讨论,今天这个,是讨论卫星本身的功能的,你脑袋灵光,想法很多很巧,所以把你也叫过来,一起听一听。” 高振东这才搞明白,原来这是前期规划工作的一部分。 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听别人都在说什么。 “我觉得,第一颗卫星,就不要承担科研任务了,主要是证明我们能够打卫星上天,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就可以。” “证明?怎么证明?” “我考虑总结成几点,打得上去,听得见响,观测得到。” 听见这位同志的想法,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这想法和后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要求“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倒还真是差不多,只是卫星遥测方面的“抓得住”暂时被放到了一边。 “花那么多钱,就为了听个响?”有同志还是有些疑问的。 “能听见响,就可以证明技术有效了嘛。” “我觉得还是要搭载一点任务载荷上去,资源有限啊。” “……” 见高振东已经听了半天,算是慢慢进入了状态,领导才转过头来,问高振东:“振东同志,你的想法呢?” 高振东想了一会儿,对于卫星这种和军事关联性极大的东西,他倒是有一点了解。 “如果是长久规划,规划一系列卫星的话,倒是什么都能做,但是第一颗的话……估计能做的事情不多。通信卫星一般是在同步轨道,那个轨道太高了,第一颗就打那么高,不现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