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锦莲道歉是真,为了他的小说版权也是真。 听她的言外之意,星岛日报社似乎对《情书》志在必得,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只是除了《情书》外,还有姜玉楼的其他几部作品,何锦莲希望能拿到版权。 区别在于《情书》是留给《星岛日报》的,其他的几部作品则是何锦莲为她正在筹备的《星岛日报星辰版》准备的。 近些年,香江和湾湾的文学作品受众都在变多,这本来是好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读者往往喜欢那些艳情,聚焦两性视角的作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是有些意境深远的作品,但是大部分作品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已。 何锦莲和星岛日报社的社长关系非比寻常,她也知道自己的名声如何。但是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她是文学系毕业的,但是香江这个环境,女编辑的境遇并不好,再加上种种缘由,她才进了公关部。 只是她人虽然在公关部,心里却一直放不下编辑事业。刚好社长偶然间聊起过星岛日报社想在湾湾打开局面后,她就自告奋勇,负责其中的某一板块,这才有《星辰版》一说。 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社长是同意她去湾湾的星岛日报担任编辑一职。不过稿子却要她自己想办法,也是巧合,就当她一筹莫展之际,姜玉楼这个名字出现在她的耳朵里。 直到她了解姜玉楼,了解他的作品后,她才明白什么叫才华横溢。 香江和湾湾文气自古衰弱,这些年有些起色,还是因为大陆的文人去两地生活,两边的文坛这才有些好转。 但随着那批人年纪渐渐变老,后继无人也让他们愁坏脑筋。哪里像大陆这边,出色的作家从来没有断过,一批接着一批,一批更比一批优秀。 尤其是姜玉楼,这种顶级文人,不管是谁都会重视。 何锦莲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心思,比如让他为自己的负责的板块供稿。 她相信,姜玉楼是绝对有这个实力的。区别在于他愿不愿意这么做,来之前,她对于如何说服姜玉楼,心里是有预案的,可谓把握十足。 只是见到姜玉楼的真人后,她有些傻眼。 无他,姜玉楼实在太年轻。要知道她已经三十多岁,处于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年纪。但是,她这个年纪的人,对付那些老男人还行,对付姜玉楼的话…… 她把这个念头迅速掐掉,本心里,她也不想让任何人小看,包括姜玉楼。 总要与过去做个切割。 以前,何锦莲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女子,但是未来,她想当一个让无数文人折腰的女编辑,甚至是主编。 想法很好,但她现在要面对的问题是要考虑清楚该怎么说服姜玉楼。 何锦莲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一个方向。 “《星岛日报》是星岛新闻集团旗下的报纸,创始人胡先生不仅是报业巨子,同时也是爱国商人和慈善家。” 何锦莲滔滔不绝的向姜玉楼介绍着胡先生的生平,这些他也真的听进心里去。 姜玉楼还知道,星岛日报社属于偏左派的报纸,虽然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过,但也为祖国说了不少好话。在这个年代,香江有一家偏向祖国的纸媒体是非常重要的。喉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何况星岛日报社还在布局湾湾,那他更要支持了。 尽管程怀澄以为他年轻见识浅薄,想占他姜某人便宜,让他被恶心得够呛,但商业行为是商业行为,在面对大是大非上,姜玉楼心里还是有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