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达成合作-《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说白了,如果日后他的作品在湾湾发行,多几个湾湾读者,能影响到岛民对大陆的看法,他现在所做就是值得的。

    于是乎,他欣然答应了何锦莲的请求。

    “姜先生答应了?”

    “嗯,但是稿酬方面不能含糊。”

    “这个您放心,来之前我就得到社长的授权,价格方面绝对让您满意。”

    何锦莲紧接着就报出价格,其中《星岛日报》连载《情书》的稿费标准定在了千字六百港纸,这比金先生给他的稿酬还要高一百。

    当然,两者情况也不同,不能这么比较。

    “这个价格我很满意。”姜玉楼笑着点点头。

    早开出这个价格,哪里还有这么多事情。

    这个稿费标准,即便是对比《情书》在岛国首次出版的时候也毫不逊色了。

    对方给出这个稿费,姜玉楼自然是高兴的,可他心中却有些疑惑不解。

    一部已经发表的《情书》,全篇二十余万字,以千字六百块,稿费超过十二万港纸。

    对于一家报社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大手笔的稿费支出了,何锦莲又不是《星岛日报》的主编,她是怎么说服星岛日报社社长的?

    姜玉楼没有隐藏心中的疑问,问出了这个问题。

    何锦莲巧笑嫣兮,“姜先生难道连自己说过的话都忘了?”

    “我说过的话?”

    “姜先生真是贵人多忘事,忘了给陈副主编说过的话了?”

    “哦,是那几句话啊。”

    姜玉楼显然想起来了。

    何锦莲也没有继续卖关子,“我们社长在国内有些关系,姜先生名声也传到了我们社长的耳朵里。

    而且他还打听到姜先生的《情书》不仅在内地卖的好,在岛国更是创作了销量奇迹,听说电影改编版权都卖了出去。据我所知,内地、香江、湾岛的文坛当中,还尚未出现过如姜先生这般能够在海外市场卖座的作家。”

    合理,确实很合理。

      


    第(3/3)页